高雄馨蕙馨醫院 曾翌捷醫師
胎死腹中是每位孕媽咪心中最深沉的恐懼,而社群網路上五花八門的資訊及親朋好友間口耳相傳的悲劇故事更加深了孕媽咪的擔憂。許多孕媽咪不禁想問:臍帶繞頸真的這麼可怕嗎?而對於胎死腹中的成因及預防,現代醫學又能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我想,最近發表在聲名卓著的”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期盼已久的消息。
胎死腹中多半有跡可循
這篇來自英國學者Neil Sebire的研究,利用大數據的方式去分析來自英國兩家大型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和St George's Hospital的胎兒遺體解剖報告。自2005到2013年間,Neil Sebire團隊一共蒐集了1064 例的死胎個案,其中包含了 425 例胎死腹中個案(發生在懷孕23周以前) 及639例死產個案(發生在懷孕24周以後)。由數據分析發現:有40%的個案可藉由遺體解剖得到確切死因,而剩餘60%的個案則有一半發現可疑的致死危險因子,但是仍有近30%的個案無法找到確切死因。
而在胎死腹中的個案中,上行性感染以及前胎胎死腹中是主要的確診死因及危險因子;而在死產的個案中,則以胎盤因素(包含胎盤剝離,胎盤結構異常,及胎盤功能不佳)為最主要的確診死因及危險因子。值得注意的是,聲名狼藉的臍帶意外(臍帶打結或臍帶繞頸)所造成的不幸個案僅僅占總數的不到百分之一。
另外,由孕產婦的年齡來看,小於35歲的孕婦有比較高的胎兒死因歸因於上行性感染;而超過40歲的孕婦則有以胎盤因素及先天的胎兒異常為主要的胎兒死因。此外,作者也利用胎兒體重統計資料庫去比對死胎個案的發育狀況,發現其中有37%的個案在產檢過程中發現有胎兒發育遲緩的跡象。
由以上的概念延伸,英國學者 Nicolaides的研究指出,利用包含母體的相關危險因子,胎兒預估體重,及懷孕中期子宮動脈脈動指數的計算模式可在懷孕中期準確預測出55%的死胎個案,這樣的運算模式有助於臨床醫師針對高風險的個案作即時的處理,以避免不幸的悲劇再度發生。
因此,對每位孕媽咪而言,懷孕過程中除了以往所重視的臍帶繞頸外,也要留意是否有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腹痛,以及發燒,以便即時對潛藏的上行性感染進行治療。此外,寶寶的體重發育,胎動頻率,及羊水量的多寡也是產檢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指標。若是有疑似胎兒發育遲緩的跡象,則應進一步地評估胎盤功能的好壞,以便決定何時為最佳的生產時機。面對胎死腹中,只要我們能再多一分的用心及注意,也許就能少一件讓人遺憾的悲劇。
完整評估有助於預測死產
由以上的概念延伸,英國學者 Nicolaides的研究指出,利用包含母體的相關危險因子,胎兒預估體重,及懷孕中期子宮動脈脈動指數的計算模式可在懷孕中期準確預測出55%的死胎個案,這樣的運算模式有助於臨床醫師針對高風險的個案作即時的處理,以避免不幸的悲劇再度發生。
因此,對每位孕媽咪而言,懷孕過程中除了以往所重視的臍帶繞頸外,也要留意是否有不正常的陰道分泌物,腹痛,以及發燒,以便即時對潛藏的上行性感染進行治療。此外,寶寶的體重發育,胎動頻率,及羊水量的多寡也是產檢過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指標。若是有疑似胎兒發育遲緩的跡象,則應進一步地評估胎盤功能的好壞,以便決定何時為最佳的生產時機。面對胎死腹中,只要我們能再多一分的用心及注意,也許就能少一件讓人遺憾的悲劇。